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全国人大代表杨广奇:投身家乡建设 当好乡村振兴“带头人”

汪瑞华 张俊
2023年02月18日09:14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当过兵、打过工、创过业……2017年,杨广奇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新杭镇金鸡笼村,选择在基层“从头再来”,当选村党总支副书记。次年换届选举,他正式走马上任村党总支书记,成为金鸡笼村的“带头人”。

今年,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临近全国两会,杨广奇(右二)走村串户,与村民交谈。人民网 张俊摄

临近全国两会,杨广奇(右二)走村串户,与村民交谈。人民网 张俊摄

虽然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广奇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对于金鸡笼百姓来说,我是一个‘传声筒’,要倾听民声传递民意;对于金鸡笼村而言,我又是一个‘火车头’,要带领村民振兴乡村。”

其实,在回乡之前,杨广奇在外打拼的事业风生水起,曾一度成为江苏省安徽商会副会长。

“一边是红火的事业、优渥的生活,一边是落后的山村、贫困的乡亲,如何选择才能不负初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杨广奇毅然选择反哺家乡。

2018年,他接手了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金鸡笼村。村子位于三省交界,贫困落后不说,交通还闭塞。最关键的是,人心不齐,党员干部没激情,老百姓意见大,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

“年轻人都往外走,人情淡薄,各方面工作到了谷底。”回忆起上任之初,杨广奇直言确实犹豫过,但也确实到了该触底反弹的时候。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出个样子。

杨广奇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村民、了解诉求。茶山道路设施落后、鲜叶运输损耗颇大、村民意识良莠不齐……一条条“意见”被他逐字逐句记在本子上,也印在脑子里。

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少说多做,实干兴村。

首先就是大刀阔斧重拾新班子。在杨广奇的带领下,新组建村“两委”,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9.5岁,也是广德市最年轻的村级班子队伍。

“乡村振兴,出路在产业振兴。”自从回乡之后,杨广奇始终思索着如何当好全村人的“大家长”。

依托村里的万亩茶园,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茶叶交易市场、动员新修茶山道路、注册专有特色品牌……本就有着经商头脑的杨广奇,带领乡亲们蹚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致富之路。

在他看来,乡村振兴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换言之,就是增强大家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做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帮着老百姓销,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杨广奇扎根农村,硬是把一个村集体收入只有“0”元的空壳村,变成了村集体收入达到213万元的样板村。

渐渐地,刚回来时的质疑声不攻自破,他也逐步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与拥护,不仅他自己被评为安徽省“皖美村支书”,金鸡笼村党组织也获得“安徽省五好村党总支标兵”称号。

“人大代表本身是很大的荣誉,当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何让自己接下来的履职经历更丰富、更充实?

杨广奇表示,作为一名新代表,在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他会以“新学员”的身份,倾听来自其他代表高屋建瓴的见解,不负一名人民代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茶园地”到“大会堂”,从“村支书”到“人大代表”,他坦言,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这阵子,通过走访村里农户,深入基层调研,收集一手资料,为的就是形成一份接地气、高质量的建议。

“我是基层代表,最关注的还是我们基层农村。”采访时,杨广奇反复强调这一点,“我要把乡亲们的心声,带到北京去,进一步壮大乡村产业,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对于金鸡笼村今后的发展,杨广奇胸有成竹:“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将在产业链融合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继续下功夫,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责编:欧恺、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