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让中国高铁“穿上”国产“跑鞋”
人民网马鞍山1月9日电(记者周坤)1月1日早晨7点23分,在新年第一缕阳光的照射下,G364次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从武汉站驶出驶向天津。
相同的发车,不同的是,这一次,复兴号整列装用的是马钢高速车轮,让中国高铁穿上了国产“跑鞋”,标志着马钢高速车轮,就此进入中国高铁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
整列装用马钢高速车轮的复兴号。马钢交材技术中心供图
高铁列车要跑得快,靠的就是高速车轮。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不就是一对车轱辘吗,有什么难度?
其实不然。马钢交材技术中心工程师潘胜利拿着模型解释说,一节高铁车厢重达五十多吨,每一对车轮需要长期承受十几吨的往复循环压力。
那么如何保证车轮材料在高频率、多维度交变应力的作用下,不萌生裂纹,并且周向能够均匀磨损,从而保证行车安全。其中的技术难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过去,高速车轮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一直被日本、德国等车轮制造企业所垄断,成为制约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卡脖子”技术。
“知难而退,从来不是中国制造的精神,马钢亦是如此。”马钢交材技术中心首席工程师鲁松说。
于是,2008年,马钢开始高铁车轮国产化项目。凭借50余年来生产铁路车轮的技术基础,马钢通过深度的技术融合,大大缩短高铁车轮研发生产进程,加快实现高速轮轴产品国产化。
马钢高速车轮生产车间。马钢交材技术中心供图
2017年年初,马钢高速动车组车轮获得国内首张CRCC证书;
2022年,马钢高速车轮在两列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车上实现整车装用;
2023年6月,马钢高速车轮参与福厦线高速实验,单列时速达453公里,创造了国产高速车轮最高速度……
随着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掌握,马钢高速车轮让中国高铁车轮不再受制于人,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缩影。
如今,在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马钢高速车轮将接受60万公里载客运用测评。“这是进入批量商业化运用阶段前的‘终极考验’,我们将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我们的产品经得起考验。”鲁松说。
从引进设计到自主创新,鲁松坚信,以车轮为代表的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必将让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更加闪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