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93岁长津湖战役老兵:弟弟,你向往的好日子,我替你过!

2021年10月19日11:24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什么叫英雄?摧锋于正锐,挽狂澜于极危,才是人民的英雄。这些,我们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当之无愧。

70多年过去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那段峥嵘岁月,老兵卢致俭从未忘却。

“看完电影那天晚上,我梦见了弟弟,梦见他和我一起,吃得好穿得暖,儿孙满堂,和我一样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数不清有多少次,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卢致俭都会梦到自己的亲弟弟卢剑。

卢致俭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白土镇董店村人,1950年,23岁的卢致俭和19岁的弟弟卢剑先后前往朝鲜战场,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等战役。战争胜利了,卢致俭拖着冻坏10个趾头的双脚,带着满身伤痕回到了祖国,而弟弟卢剑,却英勇牺牲,永远留在抗美援朝战场。

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卢致俭。侯显华摄

保家卫国 战场上他冻坏了10个脚趾头

10月16日晚,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卢致俭老人在子女的搀扶下,又一次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是老人第三次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每次看到长津湖战役,老人都会泪流满面,不停地念叨,“这场景就和我当年参加战斗的场面一样,这场战斗打得好,我们志愿军当时太艰难了,凭借顽强的意志赢得的战场主动权,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太不容易了。”

三个小时的电影,93岁的卢致俭看得很认真很投入。在电影院里,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那里有血浓于水的弟弟,有亲密无间的战友,太多的回忆,化成浓浓的思念。

1928年,卢致俭出生于萧县的贫苦人家。1948年3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东南沿海系列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并被授予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抗美援朝荣誉勋章等。

电影《长津湖》中,军列刚入朝鲜就遭遇美军空袭,战士们紧急下车隐蔽的画面,一下把老人拉回到了战争岁月。“我当时坐的就是这样的列车”,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当时紧急下车隐蔽的场景。他回忆道,“火车进入朝鲜没多久,就接到前方铁路被敌军砸坏原地待命的命令,1个小时左右,美军侦察机轰鸣着突袭而来,立即下车隐蔽的命令随即传达下来。”

部队深一脚浅一脚地飞快往山上转移,战士们迅速寻找掩体。几十架美军军机飞到火车停靠的山间,盘旋两圈后,朝卢致俭隐蔽的山上投下近百枚炸弹。一时间,山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碎石乱飞,隐蔽的战友却丝毫不动,炸弹在身边爆炸,好多战友瞬间就被炸得血肉模糊。空袭过后,火车已被炸坏,部队只能步行赶往战场。为不被敌人发现,部队采取白天雪中隐蔽,晚上急行军的办法,向战场奔袭。经过七天急行军,部队终于冒着大雪赶到战场。

参加无数次战役的卢致俭介绍,最难忘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就是长津湖战役。

卢致俭所在的27军80师进入长津湖地区时,遭遇了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当时枪栓都被冻住了,手上的皮肤都粘在了枪上,一撕就火辣辣地疼。”

由于缺乏御寒服装,一些战友倒在了风雪中。卢致俭和战友们一起,渴了就捧起雪吃一口,饿了就啃冰疙瘩般的馒头和土豆,“吃土豆要先把土豆外面的冰块含在嘴里慢慢化掉,才能下咽,吃到肚子里,冻得浑身没有知觉。”就这样,直到战斗结束后,卢致俭才发现自己已经冻坏了10个脚趾头。

无声泪流 他痛失最亲的弟弟和战友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战斗结束后,卢致俭带着战友郭长海、刘东海组成战斗小组搜索残敌时,遭遇3名美军伏击,在激烈的枪战中郭长海、刘东海两名战友先后牺牲。“看到他们倒在我的身边,我的心好痛啊。”提到战友,老人流出伤心的眼泪,手里的拐杖也不停地敲击着地面,许久没有说话。

长津湖战役牺牲的不仅仅有卢致俭最亲密的战友,还有他年仅19岁的弟弟卢剑。身在朝鲜战场,老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弟弟也追随着他,第二批来到朝鲜。

卢致俭介绍,他是听连长说当时弟弟所在的通信班13名战士,正在一个坑内执行通讯任务,一枚美军榴弹炮弹突然落到他们战斗的坑道,7名战士牺牲,其中就有自己的弟弟。“长津湖战役结束后,我曾去过弟弟牺牲的地方,但那儿除了断垣残壁和7名战士的合葬墓外,已找不到弟弟任何遗物”。说话间老人已是泪流满面。老人哽咽着接着说,“弟弟小自己4岁,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士兵,他小学毕业,机灵、帅气、聪明、勇敢,是我们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弟弟小时候最向往的日子就是没有战争,一家人开心幸福地在一起,现在我们都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真希望弟弟能看到啊。”

老人说,胸前的军功章有弟弟和战友的一份。侯显华摄

这一次,他没有完成党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一生都在立正,神魂从未稍息”。在卢致俭看来,他从来都不是什么英雄,而长眠在战场的弟弟和战友才是真的英雄。几十年来,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牺牲的亲人。

1955年,27岁的卢致俭转业回到地方——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老家,当时被安排到芦村小学任校长。“我不识字,不能干误人子弟的事,这个校长我不能干”。面对体面的铁饭碗,卢致俭老人拒绝得很坚定,他说,“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之后,他主动担任生产队长,在家务农,带领村民大修水利,改造良田,成为了当时全公社收入最高的生产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如今,93岁的卢致俭却依然固守清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每天穿着一身军装,吃着粗茶淡饭,他用实际行动感染全家人,他的子孙也传承着老人的奉献精神,努力工作,敢于担当,诚实善良。目前,卢致俭老人12个孙子中,有九人考取了大学,其中三人正在读研究生。

“父亲的品行时刻影响着我们全家,他经常说,小叔和他的很多很多战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只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听党话跟党走,才对得起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卢致俭的女儿卢爱香说道。

卢致俭给女儿看参加革命的老照片。侯显华摄

时至今日,曾经英武的战士已年逾九旬,而今夜阑卧听风吹雨,梦回时依然是当年铁马冰河的不凡岁月。

虽然弟弟和战友英勇牺牲,但是他们用血肉书写过的历史,将被永远铭记。(杨赛君、侯显华)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