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宣城:一种两收 再生稻增产“有道”【4】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2023年08月16日11:2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黄澄澄的稻谷颗粒饱满,压弯了谷穗。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黄澄澄的稻谷颗粒饱满,压弯了谷穗。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这阵子,种粮大户李国强很忙,地里的再生稻迎来头季收割。

家住宣城市宣州区寒亭镇的李国强,于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水稻,起初种的是单季稻,后来听说有一种水稻“像韭菜一样,割了还会长”,他毫不犹豫选择试种。

2020年,种再生稻的第一年,头季每亩收了近600公斤稻谷,第二季150公斤,总产量比单季稻高出不少。产量上的变化,让李国强来了兴致,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目前,他承包的3600亩土地中,超五分之四种的是再生稻。

今年7月17日,大暑前期,李国强的再生稻开镰,目前已完成八成在田水稻收割,预计8月20日全部归仓。

8月15日下午,人民网记者来到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寒亭镇肖北村,李国强正在田间抢收水稻。一边是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一边是拖拉机在田边等待装车。一旁的稻田里,黄澄澄的稻谷颗粒饱满,压弯了谷穗。

所谓“割了还会长的水稻”,就是再生稻。第一茬收割之后,上水施肥,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发苗、长穗,60至65天之后,可再收一季,不仅减少了播种、栽秧、整地等环节,还增加亩产和收入。

跟水稻打交道,李国强的种植经验也是一年一年越积越厚,“现在基本都是‘油稻稻’模式,一季油菜,一季水稻,和以往不同,改种再生稻,等于是‘两种三收’。”

“收的早的,稻桩不超过25厘米,收的晚的,稻桩控制在30厘米以内,收完一茬后,24小时就上水施肥,第二茬除了管水,其他几乎不用操心。”话里话外,都是李国强的经验之谈。

他告诉记者,今年种的是“中早47”号新品种,从测产结果来看,头茬亩均机口稻产量就达到了1250斤,按目前的长势,二茬产量预计可达450斤,累计起来一亩田就是1700斤机口稻。

其实,改种再生稻,除了产量上的优势,李国强更看中的是,亩均效益的提高。“有赚头,我们就愿意种。”他算了一笔账,“第二茬省工、省时还省钱,拢共上水加上肥,一亩地成本只需要100元,而450斤机口稻能卖500元,刨去成本相当于每亩多赚了400元。”

不论是产量,还是亩均产值上来看,事实上,在寒亭,再生稻已经成为不少种植户的香饽饽,更何况两季产量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水稻种植。

“种植双季稻要经历一年中最辛苦的‘双抢’,三伏天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而且双晚生育期更长,后期遭遇秋寒减产的风险也更大。”李国强坦言,这也是他为什么下定决心改种再生稻的主要原因。

但种植再生稻也不是万无一失。在李国强看来,要想农业不靠天收,良种、良法、良技、良机、良田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两强一增”的推进,如今李国强种田,旋耕机打田、无人机植保、收割机收稻、拖拉机运输等都能得以实现,唯独再生稻的机插秧还是一个空缺。

“机插秧有10天的缓苗期,而手工栽秧和抛秧,换苗期只需要3天,虽然机插秧效率高,但农时不等人,缓苗期太长。”李国强的一句话,道出了还未实现机插秧的原委。

作为种粮的“老把式”,李国强如今流转的土地覆盖宣州区4个乡镇。一年365天,除了春节前后的个把月相对清闲,其余月份天天都要起早下田,哪怕无需田管,他也会去田埂边绕上一圈,用他的话说,“看了踏实!”

和他一样,小自己三岁的弟弟李国华,也从事农业,主要负责粮食的烘干和加工;初中同学杨明海,则负责农机的农事服务。

“现在‘70后’是种粮的主力军,年纪轻的不愿种,年纪长的种不动,种地的活自然就落在了我们身上。”李国强认为,向科技要效益,向机械要产量,全程机械化是种粮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虽然都是“70后”,但李国强他们信心十足。开农机的专门开农机、烘干加工的专门烘干加工、种植田管的就专门种植田管的,在李国强眼里,他们的任务就是多种粮、种好粮,扛好“米袋子”。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