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高标准农田建设,究竟高在哪?

汪瑞华
2021年10月25日16:05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集中连片的万亩农田、平整通畅的道路沟渠、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对江淮大地上的许多种粮大户来说,今年的夏收秋种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安徽是粮食主产省,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份,截至“十三五”末,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5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1%,为全省粮食生产“十七年丰”、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丰收的背后,“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要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那么,安徽高标准农田建设,究竟高在哪?

白露前后,在明光市戴巷村,种粮大户正忙着无人机植保作业。人民网 汪瑞华摄

高在质量:化零为整 藏粮于地

绿树池塘荷花,小桥流水人家,蔬菜瓜果鸡鸭,粉墙黛瓦篱笆。

时入秋末,走进明光市苏巷镇的戴巷村,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宽阔笔直的村村通驻立两旁,成片平整的农田向远处蔓延,望不到边;阡陌道路、硬化沟渠纵横交错……

借助无人机视角俯瞰,满眼皆是风景。而这,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支“画笔”。

自启动高标准农田项目以来,戴巷村作为明光市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路。

戴巷村不大,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95万亩,其中,水田15000亩。2017年以来,当地对全村农田进行升级改造,破解田块零散、产业单一等难题,使项目内土地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经营模式。

“整治之前,没有路、没有渠,也没有沟,种起粮来极其不便,一到打水的高峰期,乡里乡亲的还时常因为抢水引发矛盾。”回忆起曾经的种粮经历,戴巷村党总支书记曹士楼是一脸的无奈。

改变,源于当地4年来一以贯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现在田间生产有路了,也有渠了,平日村民骑个电瓶车,就能到田间地头,灌溉也顺畅了,大家再也没有因为抢水而争得面红耳赤。”话锋一转,曹士楼念叨的,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

如今,戴巷的农田已大变样:“插花田”变成了开阔平整的“一块田”,众多田埂垄沟、碎田边界、尾水沟渠、田间道路得到平整复垦,呈现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田景观。

农田、凉亭、拱桥,定远县蒋岗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着眼于旅游观光农业。人民网 汪瑞华摄

在离戴巷村一小时车程之遥的定远县蒋岗村,因为高标准农田整治,乡野同样是旧貌换新颜。

蒋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一岭分南北,江淮各自流。充沛的水源条件,为当地种植农作物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然而,过去受限于农田布局,沟渠不畅、田亩不均,加上道路坑洼,虽然依靠好的自然条件,但提及农业生产,村民们都频频摇头。

经过为期两年的高标准整治之后,稻田不再是网格化的小块田,而是连成了一大片;稻田四周没有了泥泞的田埂,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渠;田间管理时节,田里看不到忙碌的身影,有的只是无人机来回穿梭作业……

如今再说起农业生产,村民们是频频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蒋岗村除了完善水、土、田、路等生产设施外,在小田改大田的基础上,还兴修了39座凉亭、39座拱桥,透着满眼的水稻田望去,宛如一座开放的休闲公园。

用蒋岗村干部自己的话说,“39翼亭、39座桥、39块田,不单单是把农田串起来,把沟渠通起来,而是着力打造成村民休闲之所、乡村旅游之地。”

对于这样的想法,定远县农业部门早已构思,也为远道而来流转土地种植水稻的四川广发集团打开了思路。眼瞅着水稻已经丰收,定远分公司现场管理负责人吴敬善喜上眉梢,“收上来稻子,种下油菜,来年开春,定是遍地金灿灿。”

高在技术:科技加持 轻松种田

一块块农田平坦整齐,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一股股清泉进村入地……在亳州市谯城区众姓村村民蒋雪峰眼里,这引来的不单单是灌溉用水,也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有了水,望天田变得旱涝保收,咱敢投入了!”在众姓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蒋雪峰扯开了嗓门,“收玉米的时候,大农机是‘突突突’地在田里头撒欢。”

老蒋说的灌溉活水,农机撒欢,都得益于当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泥土渠变成了水泥渠,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不仅如此,田间还建了灌溉井,水利设施的短板补上了,清水直接流到地里头。

“过去浇地,没有机电配套,全得靠人工,费时费力,还不少花钱,现在不一样了,自从高标准农田建好之后,沟渠畅通了,机井建好了,再也不用抱着水管满地跑。”老蒋的话里,是对过去的无奈,也是对今后的憧憬。

“现在灌溉,阀门一拧,喷头一架,就不用问事,微喷的水就和下雨一样,不仅喷得匀,还浇得透。”站在机井旁,老蒋顺手打开微喷系统,只见喷灌喷头飞转,和花洒一般。

说起种地,对于57岁的老蒋来说,其实不是新鲜事儿。很多年前,他就种过地,但困于挣不到钱,没几年就“撂挑子”出门做生意去了。

随着务农条件的逐渐好转,生产配套的不断齐全,2017年老蒋回到家里,一口气流转了100多亩地,重新卷起裤腿、扛起锄头,又当回了农民。

他的农田在去年年底完成高标改造,新建的喷灌系统,在今年春耕的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上半年雨水虽然充沛,但到了小麦拔节关键期,连续半个月不见雨,利用微喷灌浇了一次地,相比较过去柴油机泵水,别提有多省心。”

如今,尝到了高标准农田甜头的老蒋,又有了新打算:“种田不再是个苦差,准备秋种的时候扩大种植规模,再包个300亩。”

从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回到日夜躬耕的土地,老蒋算是高标准农田的受益者,也是高标准农田改造的见证者。

9月初,天长市水稻田里的观景台,衬着夕阳格外显眼。人民网 汪瑞华摄

土壤墒情仪、智能灌溉闸、虫情监测器……走进天长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光是看到成片稻田里竖起的设备,就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

天长是“鱼米之乡”,也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在过去,种田完全凭经验,现在高标准农田有了科技的加持,可以提前对病虫害和土壤墒情进行介入干预,数字化、智能化真正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形象比喻道。

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用现代方式改造农业。示范园区农田大变样,仅是天长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科技创新驱动下,天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除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外,不乏科技“硬核”。

在天长市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大屏幕显示,可以实时掌握水稻、芡实两大主导产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数据,哪块田里缺水了?土壤是否要追肥?虫害情况又如何?均能一目了然。目前,该示范园区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在叶恒田看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单单是改改田、修修路、挖挖渠,而是通过智能化、物联网布局,让生产出的产品达到高标准、高质量。

三山经开区峨桥镇浮山村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迎来丰收。三山经开区供图

高在产量:一茬千斤 两季吨粮

过了霜降节气,除了带来澄澈的清凉,也酝酿着丰收的喜悦。

眼看水稻迎来大面积收割,但在芜湖市三山经开区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间地头却不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在这里,智能化种田已经成为趋势:无人机代替传统人力进行农药喷洒,无人驾驶植保机在一旁严阵以待,点点鼠标就可以对田地进行灌溉、施肥……

2018年,三山经开区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3年来共计对35000亩农田实施了高标准改造。

“之所以实施高标准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山经开区农村发展局局长马斌开门见山,三言两语道出了农田改造升级的初衷。

项目建成以来,除了田间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作物产量提高、抗灾能力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土水肥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在马斌看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带来的好处就是,原先一家一户的小块田,通过田块整合,杜绝了土地抛荒,同时,农机下田增加了机械化作业率。

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2019年,三山经开区和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5000亩智慧农田,对农业基础设施再提升,以满足智慧农业设施需求。

眼下已到了仲秋时节,走进位于峨桥镇浮山村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只见这里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成片的水稻正在忙着颗粒归仓。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看着收上来的水稻,马斌罗列了一组数据,通过测算,一亩地能够节省成本108元,产量提高14%,最关键的是产出的大米品质提升了,相应的价格也上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芜湖市的支持下,今年共有40名种粮大户将峨桥基地智慧农业模式进行了复制和推广,目前当地已经扩种到了4万亩的规模。桂万发就是40名大户之一。

老桂是土生土长的峨桥人,和农田打了10多年交道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过去的体力活,成了一门脑力活和技术活。

“过去一亩地收成好的时候,顶破天产粮千斤,现在一亩地轻轻松松1500斤。这个节骨眼上,田里的稻子已经开始抽穗,指定是个丰收年。”老桂打心眼里看好这一季的收成,底气十足。

种田底气越来越足的,不止是老桂。

老曾高标准农田里种出来的玉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人民网 汪瑞华摄

“高标准农田让种粮底气更足了。”眼瞅着最后一茬玉米收上来,老曾长舒了口气,但这并不意味到了农闲,“接着要整地、深耕,赶在这几天,把冬小麦给种下去。”

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这对于老曾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作物轮植。

老曾,本名曾颀,是濉溪县百善镇王司村的种粮大户,早在2015年,他就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

2019年,在濉溪县农业农村局的统一规划下,老曾的780亩土地进行了高标准治理,过去的“望天田”,如今成了“吨粮田”。

从传统农田到高标准农田,最让老曾欣慰的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随着农田耕种条件的提高,得到了彻底改观。

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王玉良坦言,对于种子企业和家庭农场来说,高标准农田帮助非常大,效益也十分明显:一亩地一年能增产100斤以上,增加的收益至少是150块钱。

用老曾的话说,现在一年两熟,麦子亩产超1000斤,玉米也在1000斤以上,一起算下来,“吨粮地”妥妥的。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