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五朵·安徽红

映山红丨安徽凤台:蔬菜住进“玻璃房” 循环农业有“秘方”

2021年06月03日06:38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6月3日电 (韩震震、王锐)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建筑,看着很像城市高端写字楼,里面却是科技感十足的蔬菜无土栽培;占地1000亩的循环农业示范园,不但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还持续向外输出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秘方”……走进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智慧农业、循环农业令人大开眼界,而这也不断引领着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玻璃温室内,工人正在采摘黄瓜。人民网 王锐摄

蔬菜住进“高端房”,无土栽培门道多

玻璃建筑高大明亮,地面干净整洁,虽然外面夏日炎炎,但里面还是舒适宜人,走进安徽凤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蔬菜无土栽培正展示着无处不在的高科技。

一说起种菜,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泥土中绿油油的蔬菜,可在这个产业园里,却一点土都看不见。

生菜种在架子上,既美观又实用,可以根据蔬菜大小调节间距,下面也有管道随时输送水肥。串收小番茄像葡萄一样垂下枝头,蜜蜂会根据室温情况,自动飞出授粉,让果实好看又好吃。

玻璃温室内正在生长的串收小番茄。人民网 王锐摄

“这里的蔬菜种植是椰糠当作土,水肥一体化,同时通过全天候气候控制系统,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负责产业园承建及运营管理的,是安徽州来绿港智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管理负责人贾旭东介绍说。

安徽州来绿港智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庆荣介绍,产业园的玻璃温室生产面积是28万平方米,目前在亚洲是最大的,每亩产量6万斤,是传统种植的十倍左右。

“这种种植方式节省了水、肥、农药,还可以达到高产、高效、高品质,做到了绿色环保、无公害。”蒋庆荣介绍,下一步,公司将以园区为依托,采用绿港的“1+X”产业发展模式,为地方政府、企业、农民面临的困境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皖北及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正在进行循环农业测试的中山杉。人民网 王锐摄

畜禽污染全化解,循环农业有“秘方”

5月初,桑葚熟了,位于凤台县凤凰镇岗胡村的润航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前来采摘。

新鲜的桑葚甜美多汁,令人印象深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片土地下面布满了管道,物联网也是随处可见,“猪—沼—水生蔬菜—无公害果蔬”的生态循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我们种桑树,一方面是沼渣可以再利用,一方面桑叶很适合做猪饲料,桑葚采摘只是顺带做一下。”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介绍,公司2011年开始养猪,为解决好养殖中的污染问题,重点研发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走进润航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能发现这里的上千亩地被分成很多小地块,除了桑树外,大部分都是水田,里面种植着水芹、中山杉、荷花等十几种水生植物,水中还养了黑鱼、泥鳅、黄鳝、龙虾等。

循环农业带动桑葚采摘。人民网 王锐摄

“这些都是正在进行的各种实验,我们要验证水生植物的吸污能力,并分析每块地的经济效益。”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孙春介绍,猪粪经过黑膜发酵后,会产生沼气、沼液、沼渣,其中沼气可以自用,沼渣可以肥田,但沼液利用一直是个难点。

如何解决沼液的综合利用问题?该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研发利用水生高效经济植物及处理模式,申报发明专利20余项,并获得了成功。

王杰介绍,通过园区的管道和物联网系统,公司可以实时监测水田营养成分,并通过自动化控制,将经过配比的沼液送到水田,在解决沼液问题的同时,也促进水生植物生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往外排一滴污水,实现了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不少城市选择,在城乡黑臭水体,以及湖泊、河道生态治理中发挥作用。”王杰说。

(责编:关飞、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