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1月25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在北京发布。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报告中,安徽省科技创新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五个指标维度均有不俗表现,充分反映安徽省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策源能力不断增强。首个国家实验室、首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等落子安徽,“3+6+3”大科学装置梯次布局加速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纵深推进,建成各类“国字号”创新平台两百余家,墨子号、祖冲之号、九章、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制造EDA软件等一批重大成果持续涌现。
科技产业加速融合。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签约总金额达1208亿元。启动打造安徽“双创汇”品牌,省市县及园区等联动,每周走进园区、高校等开展一场专题活动,促进科研机构、院所和企业进行对接,累计举办活动45场,促成签约项目1150个、金额达75亿元。着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安徽省生产了全国1/11的新能源汽车、1/11的动力电池、1/8的太阳能电池、1/3的光伏逆变器、1/2的光伏玻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企业主体稳步壮大。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超1.85万家、2.6万家,均位于全国第8位;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2家、位居全国第6位;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3位,全省企业研发投入933.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81%,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盈利是未开展创新活动的5.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6.6%。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扎实推进国家新一轮全创改,中国科大“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新模式在全国推广,科研经费“包干制”、科技创新券、人才分类评价等“五项改革”深入实施。发挥安徽省科技创新优势、中国科大遍及全球的校友优势、合肥的一流科创产业和营商环境优势,打造“科大硅谷”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和新兴产业发展“高产田”,陆续在法国里昂、美国硅谷、日本东京等地组建7家海内外创新中心,累计对接服务校友超8000人次、落地项目528个,吸引中国科大等校友创办企业近200家。
据了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由科技部指导、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编写,报告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已连续发布23年,是国内权威的区域发展评价报告。(高飞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