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发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汽车产业动力十足
经济、环保、智能、时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新“风口”,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安徽省积极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构筑产业集群,发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产业发展呈现提质、扩量、增效的新格局。
9月24日上午,阜南县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这个协议所签的项目在当地被称为“百亿项目”。
协议内容包括:比亚迪弗迪公司将投资100亿元,在阜南经开区建设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生产线,每年可为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零部件配套。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解决就业超万人。
为何汽车零部件生产如此重要?因为这是产业链上游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市场需求旺盛。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的关系,如同“混凝土”和“房子”,是产业不可或缺的“材料补给”。
对于安徽而言,这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的重要抓手。安徽省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其中“4”代表的4个万亿产业中,就包括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比亚迪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今年1月至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安徽牵手“龙头”,发力汽车零部件产业,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壮大、产业体系的完善,助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不是安徽与比亚迪的第一次“牵手”。今年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第一辆整车下线,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并规划持续加大投资。
从零部件到电池,再到整车,安徽省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合肥为例,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305家,包括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安凯汽车等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关键配套企业,带动形成了涵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网联等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了完整的上中下游。
供需对接“稳链”、定向招引“补链”、营造生态“强链”。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双招双引”,已成为安徽省发展十大新兴产业的有力“打法”。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按照从主导产业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加大力度进行“双招双引”,推动了总投资150亿元的合肥比亚迪二期、总投资253亿元的合肥蔚来二期、总投资101亿元的淮北金浦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部件,电池续航里程,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标准,而电池技术的突破,需要靠“创新链”。
9月初,在江淮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的电池研究室,一块外形类似蜂窝的电池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企业今年推出的新一代蜂窝电池。
“它的每一个电芯都有单独的空间,来确保即使一个电芯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个电池包的安全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安全性,我们才能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让使用这款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夏顺礼介绍道。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研发创新、产业链、市场开拓、推广应用等综合因素。
为推动形成更好的产业生态,安徽省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从研发创新、项目招引、市场开拓、做长做宽产业链、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政策。
“比如,在研发创新方面,将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给予承担单位投入最高20%的补助;在做长做宽产业链方面,对产业补短板项目建设发生的贷款,以制造业优惠贷款利率为基准,给予40%贴息。”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举例说,同时,制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补短板清单,对企业投资建设清单内项目,符合基金投资条件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支持。
产业链的完善,政策的支持,技术的创新,项目的招引,让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能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动能十足”。
据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刘文峰介绍,2021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5.2万辆,创历史新高,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同比增长1.4倍;到了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就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了94%,占比和增速都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记者 王弘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