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系列报道之五:
安徽滁州:“六亮”行动 凝心聚力促发展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更需力量引领。
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民生保障,今年滁州上半年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有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党建引领。
今年3月,滁州市召开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亮”行动部署会,号召全市党员,亮党旗党徽,让红色力量“聚起来”;亮党的阵地,让服务功能“优起来”;亮党的声音,让理论武装“强起来”;亮党的活动,让组织生活“严起来”;亮党的荣誉,让先进典型“树起来”;亮党建品牌,让创新创造“活起来”。
一声声号角嘹亮,一项项举措落地,一项项任务破题,党的事业前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旗帜火红,于今更艳;党建引领,美好滁州未来可期。
党建引领强治理
“为什么有的小区一块钱可以充6个小时,我们小区一块钱却只能充4个小时,我觉得这样子做肯定不公平……”
7月18日傍晚,滁州市南谯区银花街道红庙社区的居民代表、网格员、物业又一次聚在“百姓议事亭”,大家坐在早已摆放好的凳子上,围绕关于小区非机动车棚充电桩定价不统一的问题,畅谈着思路和想法。
“搭建‘百姓议事亭’,就是确保居民能在这里畅所欲言,成为真正的‘主人’,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红庙社区党委书记张明艳说。
“老墙根”红色议事点,百姓正在协商小区改造。朱黎摄
前不久,明光市市府社区健康巷7号老中医院宿舍楼改造问题协商会,在“老墙根”红色议事点召开。
“我们宿舍楼下水道堵塞、楼顶漏水、外墙面脱落,这些问题终于开始改造了,但啥时候能修好呢?”住在这里40多年的李奶奶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奶奶,此次工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上工程量较大且建设时间长,给你们日常生活和出行造成很多的不便,在这里也请大家多多谅解。”市府社区党总支书记詹丹丹耐心地一一解释。
没有室内会议室开会的严肃氛围,大家在“老墙根”前,像老邻居一样用“拉呱”聊天的方式把可能产生的矛盾、居民的要求都摆出来,加上社区用心调解,保障了老旧小区改造顺利进行。
“大事小事烦心事,‘老墙根’下不算事”,如今这句话,成了市府社区居民的口头禅,通过“老墙根”议事平台,解决了很多居民区的疑难杂症。
有事大家议,同心想对策。“百姓议事亭”“老墙根”一个个极具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模式,是滁州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缩影。在党建引领下,滁州各地将协商平台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让老百姓为自己的“家”建言献策,最终实现小区共建、家园共治、幸福共享。
党建引领聚人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近日,明光市公安局机关党委组织新党员在党员活动室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以来,明光市公安局创新赠送一张政治生日贺卡、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等“五个一”为党员民辅警“过政治生日”活动,提醒党员时刻以入党誓词为镜检身正己,以入党誓词为尺约束言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光荣承诺、树立先锋旗帜,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我们严格按照‘六有’标准打造党员活动室,提升党员归属感。”明光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曹正刚如是说。
党员在党员活动室重温入党誓词。明光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功能,让每面墙能说话、让每个角落能育人、让每块场地能服务,不断放大“红磁场”效应。
在明光,机关、学校等领域均按照“六有”标准打造党组织活动场所。各村、社区均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打造开放式“五个中心”“一办四中心”。
过去一到暑假,家住管店镇罗岭村的陈阿姨就犯愁。孙子父母在外打工,自己手头上有活要忙,孩子暑假无人照看。“但是现在好了,把孩子送到村里,村里安排人照看,我也能放心去忙自己的活。”陈阿姨说。
在罗岭村,通过进一步优化组织阵地作用,结合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和健身活动室,组建暑期儿童“托管班”,邀请党员给孩子们培训书法、绘画等专业技能,一方面培养了孩子们课外兴趣爱好,同时也减少了暑期溺水、用火用电等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家长们农忙生产的后顾之忧。
党建引领促发展
这个暑假,茶山碧海中的南谯区施集镇十分热闹,闲置老屋改造的民宿,引来众多游客入住。
是什么让一个小山村华丽转身?施集镇给出答案:是党建引领下的“善治+智治”。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领导,是共同富裕的基石。
在施集镇,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转变为发展动能的脉动清晰有力。
看组织体系,施集镇着眼解决党员管理和作用发挥难问题,条目式对党员日常积分内容进行分类细化,对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年度评比,激励支部党员在实践中提升基层活力和战斗力。
看打造品牌,施集镇充分利用井楠村的“一馆一院一站一点”红色资源,把党性教育馆、乡村影院、红色驿站、乡村旅游点蕴含的精神文化转化为教育题材,打造党性教育的“实境课堂”向党员集中授课。
看资源统筹,党员干部通过带头签约、解读政策等方式,动员43户群众将闲置宅基地和住房统一出租给亭城文旅公司进行精品民宿开发。该村还积极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利用闲置土地和宅基地节余指标入股企业,农户以用地红利核算定期分红,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基层不缺资源缺整合,不缺力量缺动员。党建聚魂,真正激发基层红色力量,挺起共同富裕的“主心骨”,滁州走在实践路上。
相关新闻:
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系列报道之一:一区跨苏皖,改革“试验田”
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系列报道之二:安徽滁州:不负绿水青山 发展再添动能
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系列报道之三:安徽滁州:乡村谋振兴 环滁皆新景
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系列报道之四:安徽滁州:双招双引 双向奔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