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五朵·安徽红
映山红丨马鞍山市雨山区:擦亮生态底色 淬炼发展成色
八月的马鞍山市雨山区薛家洼,澄碧的江面和沿岸的绿荫相映成趣,市民和游人时而驻足远眺,时而徜徉绿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油然而生。
“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污泥灰尘没有了,空气也清新了,只要有空我都来这里遛弯,是个锻炼休闲的好地方。”家住薛家洼附近的方增伯由衷感叹道。
近年来,马鞍山市雨山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实施长江东岸生态修复、综合整治,打破“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的窘境,为市民打造成亲江亲水的“城市生态客厅”。
2021年以来,该区进一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治水到治山,从长江沿岸到百年矿区,接续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统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生态价值转化,不断淬炼提升发展成色。
长江东岸雨山段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时代“向山大会战”
走进有着百年矿区历史的雨山区向山镇,只见施工车辆穿梭来往,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向山大会战”时隔半个世纪再次打响,只不过当年是为了开山炼钢,如今是为了矿山复绿、城市更新。
“2021年雨山区以‘项目攻坚年’为抓手,举全区之力开展向山大整治、大攻坚、大会战,努力实现‘生态伤疤’向‘城市花园’蜕变。”马鞍山市雨山区委书记左年文说。
向山地区铁矿资源丰富,素有“马钢粮仓”之称,为马鞍山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长期超强度、大规模的粗放式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留下一道道“生态伤疤”。
整治后的滨江生态湿地(杨树林)。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问题绝非一日之功,小打小闹是不行的,必须真干实干大干。要把生态环保作为‘头版头条’、重中之重来抓,举全区之力干。”左年文表示。
雨山区成立区级双组长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高规格高标准推进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1年,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生态修复为主线,39个新建续建项目陆续上马,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向深层次推进。
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恢复绿水青山的同时,进行市场化生态修复运营,是此次整治的新尝试。雨山区主动与央企对接洽谈,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实现片区整体修复、全面提升。
正在建设中“三棵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三棵树”项目在雨山区实施启动,采取“矿山治理+特种经济林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做好林木种植、推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将深入参与到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树立央企与地方合作典范。”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征程高质量发展
7月31日,在深圳科技工业园(马鞍山)分园,雨山区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95亿元,项目的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度高,涵盖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如同火热的夏日,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场景,在雨山区比比皆是。行走在一个个产业项目现场,感受到的是激情澎湃的发展脉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马鞍山市雨山区得到生动诠释。
近年来,马鞍山市雨山区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10亿元的瑞泰马钢节能环保高温材料智能化制造基地建成投产。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雨山区加快与国内外文旅产业龙头洽谈合作,积极整合沿江生态、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推动薛家洼、杨树林、陈家圩田园综合体、滨江文化公园和采石矶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沿江文化旅游观光带,以项目建设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与此同时,雨山区坚持“亩均论英雄”,通过开展安全环保联合执法,加大“腾笼换鸟”步伐,持续倒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今年以来,先后盘活低效企业12家,整治清理建材等“散乱污”企业23家,处置闲置低效用地289亩,腾出建设用地1200余亩,更多“低效存量”正在加快转变为“发展增量”。
年产能达4万吨的生产线,面积逾1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几乎看不到人影;密集的物料箱或装或卸,行云流水,快速精准……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江边迁到开发区新址,也借机对生产流程来了一次“大变革”: 深度融合了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的“透明工厂”,给企业带来了同一产能生产线上从38个人到9个人的效能升级,更有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新气象。
雨山区向山镇落星村坝头生态修复基地。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力培育新兴主导产业。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高端项目成为雨山区高质量发展“引爆点”。 去年以来,中钢天源、瑞泰马钢、纳百川等一批10亿元以上大项目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项目建设跑出“雨山加速度”,为加快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2020年,雨山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到115家。积极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2.7%。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基地实现总产值超120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22.84%。2021年上半年,雨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7%,战新产值增长49.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0%。呈现出结构优、动能强、后劲足的奋进态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